大学生愿去基层却为何难以胜任?
会员币:0 |浏览次数:1539
淘宝考试服务: QQ:121719780 手机:139-8703-2104 (淘宝违规考试答案 淘宝入驻商城考试 天猫考试答案) 店铺装修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小杨,刚刚申报参加大学生西部计划,他说,大城市竞争激烈,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去西部锻炼成长更快,回来还能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是个不错的选择。中国农业大学的小李主动选择到北京农村当村官,他认为“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比城市更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负责就业的老师说,以前反应冷淡的基层就业和西部志愿者计划逐渐受到欢迎,今年报名的学生比去年多了一倍,我们只能择优录取了。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在转变,然而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的刘晓明教授却有了新的担忧,她认为,仅仅是就业观念的改变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当务之急是健全人才配置机制和机构,改进就业服务,让大学生就业的理性更持久。
刘晓明一直致力于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她和同事对北京部分高校近两年的毕业生就业意向进行了调查,还对100多个重点招聘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走访座谈。调查发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越来越趋于科学理性,越来越符合时代倡导的职业价值观。虽然现在毕业生中还存在着“向往大城市、青睐名牌单位、热衷公务员、心仪涉外机构”的现象,但现在很多大学生一进大学校门就开始从师兄师姐身上侧面体会到了就业压力,就业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更加理智和现实了。
经过调研,刘晓明发现,鼓励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是必需的,但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改变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在对北方机车车辆厂的调查中发现,基层岗位需要既能设计程序软件又能实际操作机械的综合人才,但厂方发现,有软件设计能力的大学生不懂实际操作,懂实际操作的大学生却设计不了软件。
刘晓明说,不少大学生愿意到基层岗位工作,可发现自己干不了。她认为,我国的本科教育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要内容,操作技能十分欠缺,应该适度压缩本科,大力扩展专科招生规模。同时对现有本科教育进行彻底改造,工科教育以培养“工程师兼技师”为主要目标,为大学生能走到基层打下坚实的基础。
刘晓明建议,可以尝试东部重点高校与西部地区“联合培养”的模式,将以往带有临时性、局部性的委托培养,提升为一种持续性的、具有一定组织和规模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一方面可使高校根据对口地区的需要,设置相应的专业,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增进高等教育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她希望提高在基层工作和西部服务大学生的待遇和补贴。她认为待遇是最好的导向,不仅能够吸引大学生到基层去工作,还能够很大层面上引导人们改变观念,使在基层的大学生得到重视。
刘晓明说:“国家相关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当务之急是健全人才配置机制和机构,改进就业服务,让大学生就业的理性更持久。”她建议从中央到各省市都组建一个专职领导机构——“促进就业协调小组”,使与就业有关的各部门负责人定期碰头,沟通信息,协调立场,制定出适用于各类用人单位的政策、法规;每年编辑一本《中国毕业生就业状况和政策》的白皮书,把就业情况作为高校专业设置的一个重要指标。刘晓明说,应该组建一个研究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专门机构和具有一定公信力的人才评估机构,除高校本来的专任教师外,聘请有实践经验,又有一定理论知识的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为兼职教师。他们登台传艺,除演示操作技能外,还可将生产实践中的最新进展及问题介绍给学生。
>>相关资讯:
上篇文章:南京大学生放弃铁饭碗转行卖水果下篇文章:透视大学生跳楼自杀:教育之责更在于“育人”
- 没有相关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