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的10年变革:从精英到平民
会员币:0 |浏览次数:1294
淘宝考试服务: QQ:121719780 手机:139-8703-2104 (淘宝违规考试答案 淘宝入驻商城考试 天猫考试答案) 店铺装修
回望大学生创业10年的实验历程,我们从中感受到一种史无前例的校园变革速度。而这种变革背后,既是当下大学变迁的方向,也是大学理念变革的一个节点。
今年,是“创业教育”概念进入中国的第10个年头,也是中国大学生创业实验走过的第一个10年。回顾这10年,大学生创业给大学校园注入了众多变革因子。
上世纪90年代以前,在大学,学生除了每天重复宿舍、食堂、教室或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生活,很少涉足校外世界。
1998年后,网络技术的兴起,使越来越多学生开始走出校园,进而踉跄“下海”,成了创业明星。
然而,随之出现的网络经济泡沫,使大多数学生创业团队陷入困境,许多当年怀揣激情的创业明星也渐次走出人们的视线。经过这段短暂的兴奋、观望和疑惑,众多年轻的大学生创业者,开始重新寻找创业时代的梦想。
“精英”创业时代:冲动带着理想奔跑
当今,经济社会的多元化导致了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在独立创业的世界潮流面前,一批优秀大学生怀揣着理想的冲动,纷纷“下海”创业以实现各自的价值。
1983年,美国奥斯汀德州大学举办首届大学生创业大赛,接着,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在内的10多所高校如法炮制,并逐渐波及世界各国,成了一种世界潮流。1998年,德国大学校长会议呼吁,在全德创造一种有利于大学生独立创业的环境,使高校成为“创业者的熔炉”,并明确提出:今后5至10年内,将每届毕业生创业率提高到20%,甚至30%。
同年秋,以“催生中国比尔·盖茨”为名的中国高校首届大学生创业大赛,在清华大学举行。虽然当时很多人并不明白大学生创业到底要干什么,但几个月后,随着第二届创业大赛的开展,“易得方舟”、“视美乐”等一批学生公司纷纷试水。中国大学生创业开始进入一个泪水与汗水交织的“精英创业时代”。
理想的冲动与冲动地创业,成了这个时代大学生的一种时髦的“青春色”。
1999年,21岁的李玲玲还只是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大三学生,然而在媒体关注下,她成了“全国大学生创业第一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回想过去,李玲玲说:“只因一次偶然机会,媒体将我推向社会的焦点。在不经意中,我从一个平静的港湾被抛到大风大浪中。”
这一切,其实都源于她的一项科技发明。在1999年4月举行的第七届中国专利博览会上,李玲玲发明的一种防撬锁捧得了金奖。此前,李玲玲发明的高竿喷雾器也获得了专利。随着这两项专利的先后“曝光”,媒体将目光纷纷投向了她。
在媒体的轮番“轰炸”下,武汉××世博公司对李玲玲的专利技术产生了兴趣。因为,在该公司高层眼里,李玲玲的两项专利均贴近生活且具有实用价值,比较容易开发。于是,该公司主动提出与李玲玲合作。作为学生,李玲玲未来得及细想,便欣然接受了对方的提议。
从此,李玲玲走上艰难而短暂的创业道路。
当年,由世博公司出资60万元,成立了天行健科技公司,李玲玲以专利入股,占公司40%股份,出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公司的经营范围就是,将李玲玲的两项发明成果进行技术转化。但实际上,世博公司注资的60万元却一直未能如期到位。
然而,这只是李玲玲创业中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在随之而来的问题中,李玲玲意识到创业的艰辛与无奈。在没有生产一件产品的情况下,由于双方的巨大分歧,公司陷入困境。世博公司声称,他们虽然掌控天行健公司60%的股份,但李玲玲却完全按自己的意志行事,世博的意图无法贯彻到公司的运作中去。世博公司对高竿喷药器试模后的产品很不满意。而李玲玲透露,当时公司投资,更多的是想利用她的身份进行炒作,并非诚心关注两项专利的市场化推广。
2000年7月11日,在未经李玲玲同意的前提下,世博公司以天行健公司经营管理不善为由,通过媒体公告,决定将公司拍卖出去。因为,世博公司认为,天行健公司除了拍卖,“似乎别无选择”。
同年,李玲玲退出公司,创办了中国大学生创业网。在这个网络平台上,李玲玲一方面利用知识资源优势,开辟企业培训;另一方面她还继续开发、推广她的防撬锁专利产品---防盗门。该产品投入市场后,不仅销量不错,而且2003年成为湖北唯一一次性通过安检的防盗门。但让她意想不到的是,随着同类公司的蜂拥而至,该产品的市场空间迅速萎缩。
两度失败后,李玲玲决定进入大企业锻炼和学习。2002年,在创业三年后,李玲玲走进人才市场,以一名普通学生的身份应聘进入广东一家公司打工。对于过去的失败,李玲玲自信地说:“几年创业的磨砺,使我现在更加成熟、更加理性。”
当然,综观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创业实验,确实也诞生了一批成功的创业者,但李玲玲们的失败样本,为下一代大学生创业转型,准备了思想和经验。
多元化创业时代:理想在现实中着陆
2000年后,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开始分化:创业已不再是那些拥有技术、成绩优秀学生的“专利”,一些过去行走在传统校园价值观以外的“边缘学生”也开始了创业实验。至此,大学生创业群体进入到一个以普通学生创业为主的多元化时代。
地理上的“九省通衢”与历史上的码头文化交汇,使武汉这座城市很早就有了活跃的商品经济。这种浓郁的商业氛围深深影响着这个城市的每个人。
10月的武汉,天气渐凉。而湖北经济学院门前的一排商铺,却一路升温。饭馆、饰品店、书店等商铺,学生老板走了一拨,又新来一批。虽然这排商铺只有百余家,但这里就像是学生创业的一个“孵化器”:学生老板在这个相对单一的市场里积累了一定的市场经验后,渐次“下海”。
湖北经济学院计算机专业大四学生马俊炜,就是从这里“下海”的。由于中学时就喜欢经济,2004年9月,刚进大学,他就开始去武汉大学报名辅修经济学第二学位。为了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2005年初,他拿着平时积攒下来的3万元零花钱,在学校门口开了家饭馆。因创业之初,未来得及进行市场调查,小饭馆经营不到半年,投资成本全部亏空。这次失败,让马俊炜对市场的“脾气”有了深刻认识。于是,他给自己定了条清规:不熟悉的行业不做,没有资源的行业不涉及。
2006年下半年,在武汉大学辅修第二学位时,恰好与两位和他一样有着创业愿望的同学相遇。三人一拍即合,一起“下海”。不过,与上次创业不同的是,其中有位同学家里开了一家大型的民营电器公司。依托这样的资源,三人很快合伙在武汉市徐东超级市场注册了一家贸易公司,一边做这家民营电器公司的代理业务,一边利用各自资源,开拓新业务。
嫁接电器公司已有的销售网络和人脉资源,市场迅速铺开。在现有的资源上,能否经营其他业务?于是,三人商议以电器销售为主,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就这样,家在山西大同的马俊炜,将家乡的煤运到武汉,再通过已有的销售渠道销往各地。
这次创业由于公司定位准确,他们很快做成了一笔生意,盈利100多万元。根据按劳提成的分配原则,马俊炜最终分得20多万元红利。他因此也获得了创业的“第一桶金”。成功的喜悦并没有让他停止梦想,去年以来,股市一路看好,于是,马俊炜又将20多万红利全部投入股市。截至6月,他的20多万元已在股市“滚”到近40万元。
“赚钱的多少并非衡量创业成功与否的标志,我创业并非要赚多少钱,而只想了解市场,积累一点实践经验罢了。”马俊炜说,他最近还准备拿出自己创业的部分收入资助班上的贫困同学。
同样是在湖北经济学院,该校艺术与传播学院数码艺术2004级学生朱巍的创业过程,看上去并没有多大的技术含量,但这个22岁的男孩,脑子里想的是如何让自己的创业梦能“落地生根”。
说起他的创业,其实还是从大一兼职打工开始的。因自幼对电脑颇有兴趣,2004年刚进大学的朱巍,在武汉广埠屯电脑城找到一份组装电脑的工作。虽说工种是组装,其实装机、销售、业务样样都干。通过两年多的打工,他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营销经验和客户资源。
去年8月,在同学杨经炜父母的资助下,他将兼职学来的经验直接复制过来,和杨经炜一起投资创办了一家集组装、销售于一体的武汉炜博电脑有限公司。
而按高科技产品的市场运营规律,经营电脑组装业务,最重要的是要有便捷的进货渠道和充足的流动资金。否则,在电脑城这样庞大的专业市场内,很可能被对手挤垮。因为,电脑城内的大多数公司都有充足的流动资金用于现款进货。于是,在杨经炜父母的帮助下,他们公司凑足30多万元启动资金,正式挂牌营业。
但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公司创办不久,因进货渠道不畅、资金回笼慢、客源少等原因,第一个月公司亏了3000余元。初尝失败滋味后,朱巍针对市场形势,决定改变经营策略,将原来顾客现金买货改成限期支付,将最初的来店购货调整为送货上门,并实行薄利多销策略,将单机价格降至市场平均价以下30至50元。很快,公司就在原本饱和的市场内占据了武汉20多所高校的学生市场,公司也扭亏为盈。
然而,策略调整后,新的问题出现了:由于顾客可限期支付,这样公司每销售一台电脑,账户上就少了一笔资金,现金进货便成了问题。通过其他渠道融资吧,可能性不大;与电脑配件商“白条”式交易吧,更不可能!因为,公司初创还没有信誉。怎么办?
为了度过难关,朱巍根据电脑的销售频率,错开销售高峰与进货高峰,确保每天用现金与供应商结账,从不拖欠货款。这样,苦撑了一个多月后,获得了供应商的信任。如今,他们公司只需每周与供应商结一次账,资金周转不仅有了保障,而且公司只需5万元现金就可顺利运转。
朱巍说,现在他们公司每月营业额已达30至40万元,每月利润也在2万元左右。今年3月,正值市场旺季,当月公司利润达到2.9万元。他自信地说:“现在我是在用心学习市场经验,毕业后,并不想就业,准备和几个同学一起去江西创办一家电脑公司。”
“平民”创业:改写一个校园悖论
如今,走进任何一所高校,像朱巍这样从低端行业开始创业的大学生随处可见。他们并非为了一夜暴富,也不是为了成为校园里被众多嘴唇不断追逐的英雄。他们要的,只是在自己向往的“江湖”里,默默书写一个人的传奇。
长期以来,衡量学生优秀与否,学校给出的答案,似乎除了成绩还是成绩。这就像最初的创业,大多是优秀学生的“专利”一样,无论社会还是学校,几乎都有种思维定势:只要成绩优秀,其他方面都将胜人一筹。其实,现实并非如此。
王锦钟是武汉某高校机械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在老师和许多同学眼里,他并非优秀学生。因为,其成绩在班上只是中下等,而且三年来他不仅未获得过任何奖学金,也没有“三好学生”、“优秀团员”
等称号,而且目前还有5门功课挂科。甚至读了三年大学,除了几门不及格功课的科任老师认识他,其他老师几乎都喊不出他的名字。可以说,王锦钟只是大家眼中一个极其普通的学生,似乎并没有值得人们过多关注的地方。
但,就是这么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学生,两年前却神不知鬼不觉地开始了个人创业。
其实,他的创业相当简单,只是开了家网上手机配件专卖店,专营手机配件。
正是在这个司空见惯的领域,王锦钟将自己的专卖店经营得像模像样。每隔两天,他都要利用课余时间,揣着顾客的订单,围着武汉三镇的电子城,寻找各种型号的手机配件。最近,为了进货方便,王锦钟用自己的创业所得买了一部私家车。每天,他驾着自己的私车来回穿梭于校园和电子市场之间。
与市场亲密接触的这两年,王锦钟感受颇深。他说:“读了三年大学,学到许多专业知识;开了两年专卖店,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现在,各类手机配件的市场变化趋势及特点,我都能了如指掌。虽然在学习上,我是个后进生,但我觉得自己这两年至少比别人多修了一个‘学位’---经济学。”
调查中记者发现,与王锦钟一样,现在创业的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成绩中下等的学生,他们的创业往往比较实际,不论是开饭店、小服装店,还是办培训班,只要自己想好的、想做的,他们都会去用心经营。
湖北经济学院艺术与传播学院数码艺术2004级学生朱巍坦承,他的成绩一直只是中等。“我并太羡慕成天埋头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那些同学。因为,现在大学里的考试,绝大多数还是死记硬背,只要考前充分复习半个月,一般都能考得不错。考过即忘,这也是大学学习常有的事。所以大一时参加了两次期末考试后,我就暗下决心:大学期间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将主要精力放在锻炼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上。”他说,在他认识的几十位创业者当中,约九成都是学习成绩中下等的。其中,也有的还是班上成绩最差的。“尽管如此,但与他们接触,我总感觉他们对于市场有着特殊的敏感,社会活动能力也相当突出。有时,为了设计某个营销策划方案,他们往往会翻阅大量资料;有时,为了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他们不惜四处借阅相关书籍;有时,为了学习社交技巧,他们会前往武汉各大高校听讲座。然后,他们将这些临时学来的知识直接移植到自己的创业实践中。在我看来,他们中的很多人也是优等生。因为,较之于其他同学,他们更了解社会,也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朱巍兴奋地说。
该校计算机专业大三学生马俊炜,成绩一直也只是中上等,但他已先后两次创业。据他介绍,他们班成绩优秀的几个同学,每天不是去图书馆学习,就是在教室上课,甚至很少参加学习以外的活动。
对比高科技创业和小打小闹的作坊式创业,我们很难分出优劣,但是,如今活跃在大学校园里的“边缘人”创业,似乎将要颠覆成绩优秀就代表一切优秀的传统认识!传统与现实之间,如今已然构成了一个校园悖论。这个悖论也将随着主流意识的分化,逐渐冰释传统的大学人才观,改写陈旧的校园记忆。
后创业时代:不可逆转的理念变革
转型期注定是个“悲欣交集”的时代:一方面,旧事物在发酵;另一方面,新事物在生长。而我们之所以“自夸”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就在于,这个时代为这场关乎就业的校园革命提供了可能。透过大学生创业这个“窗口”,我们似乎感受到了一种史无前例的变革速度。而这种速度的背后,既是当下大学变迁的方向,也是大学理念变革的一个节点。
大学里的“平民”创业,正如华中科技大学李芝堂教授所说的那样:他们有激情、有理想,敢于尝试,但他们还只是一只有待孵化的“鸡蛋”,急需帮他们找到一只优良的“母鸡”助其“孵化”。
其实,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劳动人事制度改革,高等教育通过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培养了一大批创业的应用型人才。其间,农业部在农业专科学校开展了培养不端“铁饭碗”、以家庭经营专业户为目标的招生就业改革。通过改革,大部分毕业生走上了自主创业的致富之路。清华大学为了鼓励学生创业,也制定过相关政策,允许部分有创造力、有决心的学生,在创业的关键期申请休学。
去年7月,北京市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72%的被调查者有创业意愿。显然,创业趋势已不可逆转。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2004年11月,华中科大就大学生如何技术创业,在我国高校中率先开设了“科技创业”选修课,并将其纳入学分体系。同时,该校要求所有学习者须组建创业团队,集体完成一份创业计划。据了解,目前,武汉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武汉工业学院等高校都开设了类似的创业课程。一些专业特色明显的高校则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纷纷开辟各种各样的创业“练兵场”。
去年10月,湖北经济学院利用该校金融投资实验室的资源优势,成立模拟证券公司,采用学生模拟证券公司的形式进行开放式运作。学生在金融投资交易大厅进行模拟炒股,专业教师则随时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讲授投资股票知识,帮助学生提高投资能力和意识。在此基础上,该校日前又成立了二手商品交易市场,鼓励学生开办周末商铺,以培养他们的创业实践能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该校已有近百名学生“下海”创业。
该校招生与就业指导处谢文模老师说,当下客观的就业形势与社会的急剧转型,是大学生创业的直接推手。学生从就业到创业,其实就是一个从“抢板凳”到“造椅子”的过程。而实施创业教育,最重要的是,学校要尽快转变传统的人才观、教育观,这对缓解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帮助学生更好地谋划未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就业形势来看,当前高校每年毕业500万人,预计到2030年,我国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一直保持在60%以上。谢文模说,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引导学生创业,弥足珍贵。只有变革传统的人才价值观,改变传统的就业教育思维模式,使学生既成为求职者又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就业问题的解决才有出路。
“次等生”王锦钟的感受,以及创业的成功体验,给“唯成绩至上”的传统人才价值观打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精英创业时代的“阳春白雪”,大众化创业时代的“入乡随俗”,虽无法分出伯仲,但在适应社会的速度上,已然成了不同时代大学生的“色差”。而这种代际差的背后,正酝酿着一场新的就业革命。
>>相关资讯:
上篇文章:大学生创业不再空谈创业课程首入学分下篇文章:硅谷知名华裔创投家臧大化:创业成功沟通不可少
- 没有相关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