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超时淘汰赛”不能提高博士质量
作者:郑德杨 | 来源:哈师大 郑德杨网站 ☆ 郑德杨 · 小逗丁 欢迎您 | 时间:2010-09-09 | 阅读权限:游客身份 |
会员币:0 |浏览次数:2006
会员币:0 |浏览次数:2006
淘宝考试服务: QQ:121719780 手机:139-8703-2104 (淘宝违规考试答案 淘宝入驻商城考试 天猫考试答案) 店铺装修
大学清退“超时”学生,并不是新鲜事。早在2006年,南开大学决定对校内28名攻读学位时间超过9年的在读博士生实行淘汰,曾在国内引起媒体广泛关注,舆论普遍认为这种“淘汰制”,将有助于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此后,国内多所大学效仿。
“超时”清退,确实可以算作为一种淘汰,然而,这种淘汰,能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吗?笔者不以为然。媒体说这给新生以震动,但等不了多久,当新生们知道大学的现状时,就不会为此而震动,而会为大学教育质量的低下震惊了。
对于清退8年未毕业博士,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是,此前8年,学校有对博士生的严格教育管理,即每年对博士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查、评价吗?在国外大学,对于博士生,每一学年都有严格的答辩的,要求学生将一年的学习与工作写成一篇论文(报告)参加导师组织的答辩,如果答辩不通过,就有可能被要求退学回家。假如我国大学也有这样的考查、评价以及基于考查、评价结果的淘汰,那么,一名不合格的学生是不可能熬到8年才被清退的,反之,如果一名学生被允许在学校攻读8年博士,这表明不是他自身不努力、不适合攻读博士,而是他在“十年磨一剑”。——在国外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一般需要三到五年时间,而超过这一时间者,也大有人在。没人以毕业时间长短来论博士水平的高低——五年、六年取得博士学位,并不就比两年半取得博士学位“丢脸”。也就是说,攻读博士学位,并不要求“赶工期”,而高度重视质量。
很遗憾的是,综观我国各研究生培养机构,几乎都没有这样的“过程淘汰”,更普遍的情况是,研究生们要么被作为廉价劳动力为导师打工,要么处于放羊状态——那些8年未毕业的学生,估计有不少与学校已经断了线。前不久,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教授周光礼新书《中国博士质量调查》出版,该书通过调查披露了我国当前博士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统计显示,46%的博导同时指导的博士学生超过7名,最多的高达47名。近13%的博士生每月与导师交流不到1次,甚至还有3%的博士生反映未与导师交流过。以博士生们的这种求学状态,怎能期望一学年一次中期答辩?要是答辩时讲述的全是为老师打工,老师情何以堪?或者,答辩均不通过而被淘汰,导师弄来的课题和项目,指望谁来完成呢?
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现实分析,脱产、毕业后需要找工作的博士生、硕士生,是巴不得早点毕业的。一来我国博士生的待遇差得可怜,生活压力巨大,不像国外大学那样可享受全额奖学金,可无后顾之忧的进行学术研究;二来呆在学校里,只是导师的打工仔,也混不出多高的学术水平来。更经常发生的事是,学生已经写好论文,可有的导师却不让学生毕业,要其延期留下来给自己干活。最近就有研究生发帖,讲述自己的郁闷处境。
当然,也还有导师巴不得学生也早点出去的情况,比如,那些同时带47个博士生的导师,一年也不能见学生一面的导师——这些导师多半是名人导师、多栖导师(在多所大学任兼职教授,招收博士)——为了不让太多的学生不能正常毕业影响自己的形象,于是降低对学生的论文要求,努力让他们毕业,以腾出名额,再招新学生。
这样分析下来,那些4年硕士未毕业、8年博士未毕业的学生,多半是根本不用考虑就业、也不在学校学习的“挂名学生”,当初考博士,为的就是获得一个“在读博士”头衔;还有就是导师并不努力帮助其想办法的学生。清退这些学生,与提高博士质量有什么关系呢?在清退之前,那些官员、老板照样不上学,已经取得了货真价实的学历,戴着博士帽回家了。而就在清退这些超时学生之时,博士生、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并没有减少的迹象,根据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
提高博士质量,需要依照博士教育规律,从招生,到培养、管理、毕业答辩,都把好质量关。需要的是过程淘汰,而非超时淘汰;而且,不仅要淘汰不合格的学生,还应淘汰不合格、不负责的导师。做到这些,必须深入推进教育为本、学术为本的学校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与学术管理体系。
>>相关资讯:
上篇文章:] “以善代刑”不应只是一个学生的“幸运”下篇文章:从“学历姐”、“博士哥”谈读书的价值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用户登陆
加载中……
高三解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