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当“大学梦”没能换来称心工作之后……
作者:网络 | 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郑德杨官方网站 ☆ 郑德杨·小逗丁 欢迎您 | 时间:2008-12-24 | 阅读权限:游客身份 |
会员币:0 |浏览次数:1544
会员币:0 |浏览次数:1544
淘宝考试服务: QQ:121719780 手机:139-8703-2104 (淘宝违规考试答案 淘宝入驻商城考试 天猫考试答案) 店铺装修
39岁的龚秀梅便是一个坚信者。作为一个普通农民,乘国家取消高考考生年龄之东风,在34岁时考上,希望“好好学习,毕业后找个好工作”。但四年之后,手握毕业证的“大龄”龚秀梅被兜头泼了一盆冷水:在残酷的就业压力面前,一次次遭遇着求职碰壁的尴尬,毕业快一年了,仍然找不到一份适当的工作。
简单看来,这似乎是一个“知识未能改变命运”的注解,但在今日这样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来看,问题却远非如此简单。龚秀梅或许只是一个极端的个案,在她的身后,未必大龄的、未必已婚的、未必农村的、未必女性的……在全社会普遍就业难的语境当中,遭遇类似尴尬的,有着更庞大的群体。
为了好工作才上大学的人生观,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急需做出修正;而知识改变命运,已经无法再如同昔日那样,简单地等同于学历换来工作。当数年的“大学梦”无法换来称心工作的时候,或许我们不得不尝试修正昔日的一些观点,去更好地适应这个变幻的时代。
我们没有资格去批评龚秀梅们“上大学为了找个好工作”的朴素想法,却有义务帮助他们走出“上了大学找不到好工作”的阴影。尽管这样的认识转变,对于穷乡僻壤里却持有“大学梦”的人们来说有些残酷,他们作为个体,也很难消化如此的转变。毕竟,对于数以亿计的既没有后台也没有钱财的平头百姓来说,借助教育云梯改变自我和家庭处境,还是一条不可替代的宝贵途径。笔者的意思,不是说大学教育的供给者无需在教学质量、专业结构、合理收费等方面下工夫,而是说大学生自己的认识与作为谁也替代不了。不去直面“上大学不等于好工作”的现实,只会令他们在希望与失望的落差中遭遇更大的人生“残酷”——这是一个退而求其次的积极应对。
尽管不忍,却须直面。如果把上大学单纯理解为好工作的桥梁,那么我们也就无法避免跌得很重。通过上学改变命运的成本正在加大,大学教育既然已经不再等于铁饭碗,恐怕从学业中收获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收获改变命运的本领,并在现实生活中脚踏实地地应用所学,才是现实土壤里命运改变的期待。四年大学,无法彻底改变一切。
“生活还要继续”——实现了大学梦的龚秀梅无奈中做好了继续摆摊卖水果的打算。很难得,也很酸楚。这是转型时代个人无奈的现实选择,我们的社会却承受不起底层人士普遍如此的代价
>>相关资讯:
上篇文章:找份好工作是上大学的首要理由?下篇文章:关注大学生异地求职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用户登陆
加载中……
高三解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