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小心传销陷阱 专家呼吁出台新举措
会员币:0 |浏览次数:1539
淘宝考试服务: QQ:121719780 手机:139-8703-2104 (淘宝违规考试答案 淘宝入驻商城考试 天猫考试答案) 店铺装修
谈恋爱,招经理 传销形式更隐蔽
一切源于大半年前的那场“爱情”:一次偶然相遇,来自南方的一位姑娘仿佛对正在北京一所高校就读的小张一见钟情。两人互留手机号码后,就开始长达半年的短信传情。
小张快毕业时,女方告诉他:“毕业后到我们这边来吧,我哥哥开了个公司,投4万元到公司入股,到年底就可以分红;来公司上班每月还能挣6000元钱!”
怀着对甜蜜爱情和美好生活的憧憬,小张带着家人东拼西凑的4万元钱,只身南下。
但当他把钱交上去以后,心中的姑娘也难见着了,公司里的人则开始跟他讲如何发展下线,如何在短短几年迅速积累百万身家……就这样,小张落入了“传销陷阱”中。
如今,一些传销组织在吸引其他人加入时,会“穿起”各种“外衣”,或假借谈恋爱,或假借招聘人员,形式与过去相比更加隐蔽,然后辅以高薪或高回报为诱饵。曾经受骗落入“传销陷阱”的大学毕业生李云龙(化名),遭遇的则是一场“网上招聘”的惨痛经历。
正当新疆某高校的大学毕业生李云龙在四处找工作的时候,2006年7月的一天,他突然在网上看到,山东一家经营食品加工的企业需要招聘一名营销经理。该招聘单位对应聘者的学历、经验等方面都没提出要求,只要求有大专以上文凭,而提供的待遇是每月8000元。
李云龙喜出望外,当即把自己的求职简历投了出去,很快他便收到了该企业的录用通知,告诉李云龙已被该企业正式录用,由于身处外地,该企业要求他带1万元现金过去,以便安排生活等事宜。
来到该企业后不久,该单位以办理证件的名义把李云龙的身份证收走了,后来企业又说新员工要参加培训需要先交培训费,让李云龙交纳了8000元钱。“参加培训那天,走进会场10分钟后,我就感觉到不对劲了。”李云龙对记者说,“那场面就是自己多次在电视上看到的被曝光的传销培训的场面。”到这个时候,李云龙知道自己落入了“传销陷阱”。
由于难以脱身,李云龙只得被迫暂时留了下来。但他没有按照传销人员的要求,购买所谓的代理权,做下线。他不相信一年能挣100万元的谎言,也不想欺骗朋友和同学。后来该传销组织被警方查处,他才得以脱身。
找工作,时间忙 毕业学子易上当
李云龙在反思这一年来的经历后说,如今,一些传销组织已把目光盯上了大中专毕业生,利用大中专毕业生急于找工作和不了解相关情况,在网上以招聘为名,诱骗毕业生上当。
大学毕业生小钟也是在网上求职时被骗的。他被招聘单位以招聘主管之名招到了外省,去了之后,便落入了“传销陷阱”。小钟发现,在传销组织里,类似他这样遭遇的不止一个,不少人都是在网上求职时被骗的。
小钟告诉记者,每年6月、7月是大中专学生毕业的时候,很多毕业生都忙着找工作,一些传销组织在网上发布一个招聘信息往往总能招来人。传销人员往往以某公司的名义,在网上发招聘启事,留下一个手机号。招聘岗位填写的都是业务主管或者文员,不需要工作经验,中专以上学历即可,包吃包住,年薪两万元以上,等等。这种招聘信息一般发布在外地的求职网上,人生地不熟的外地大中专毕业生往往是骗子眼中的最佳人选。
勤查证,擦亮眼 多管齐下保安全
针对大中专求职者在网上求职时容易落入传销组织设置的陷阱的实际情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行政部门有关负责人指出,大中专毕业生求职者只要提高警惕,不轻易相信网上招聘信息,还是能够很容易防止自己落入“传销陷阱”的。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目前,传销骗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新的形式,值得大学生求职者注意和警惕:
一是“跨省招聘”。一些传销组织和传销人员知道,网上诈骗在当地很难实施,因为当地人都熟悉情况,编造的谎言很容易被戳穿,而外省的求职者往往不了解当地情况,容易得逞。二是“高薪引诱”。在网上发布虚假招聘信息时,提供所谓的好职位和高薪,引诱大学生求职者上当。三是“共同创业”。一些传销人员为了引诱大学生求职者上当受骗,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时,向大学生伸出“橄榄枝”,表达共同创业的愿望,一些大学生求职者信以为真,结果受骗上当。四是“网上恋人”。一些传销人员以在网上寻找恋人为名,诱骗大学生,一旦上当,便以各种理由拉其入伙。
这位负责人说,传销人员为了发展自己的下线,会编造各种谎言,以公司名义在网上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因此,大中专毕业生求职者要注意了解和识别这些谎言。诸如,在网上找工作时,招聘单位说所从事的工作十分赚钱;一直透露想让你参与该单位一起创业的想法;招聘单位给你留有电话和公司名称,但没有留具体的公司地址。另外,招聘单位对求职者的学历、经验等不提要求,但给的职位却很好,待遇很高,出现这些情况,求职者就需要提高警惕了。同时,在网上求职时,要通过多种渠道核实招聘信息是否真实可信。如可以通过电话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实,该单位是否存在,还可以登录当地工商部门官方网站进行查询等。
有关专家提醒,如果求职者不小心落入“传销陷阱”中,不要轻易与传销者发生冲突,要想办法寻找机会报警,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以免给自己造成伤害。专家指出,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大打击传销的力度,要根据新情况调整策略,出台新的举措和方案,严厉打击传销行为,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相关资讯:
上篇文章:大学毕业生“求职名片”求解就业难下篇文章:条条大路通罗马 非名校生五种“通道”进名企
- 没有相关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