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创业人才新理念创业浪潮造新宠
作者:网络 | 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 郑德杨 官方网站 ☆ 郑德杨·小逗丁 欢迎您 | 时间:2009-01-04 | 阅读权限:游客身份 |
会员币:0 |浏览次数:1289
会员币:0 |浏览次数:1289
淘宝考试服务: QQ:121719780 手机:139-8703-2104 (淘宝违规考试答案 淘宝入驻商城考试 天猫考试答案) 店铺装修
创业人才学是以创业人才和创业人才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学科。创业人才学是研究创业人才的素质养成规律、创业人才成长的环境要求及人尽其才的环境建设的规律性等问题的科学。
中共中央、国务院2003年12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创新了对人才的全面认识,确立新世纪人才的新理念:确立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人才“社会化”的理念、人才配置市场化的理念、人才有“价”的理念、人才资源开发应加大投入的理念、人才机制竞争的理念等等。所有这些,都为创业人才学的诞生提供了高起点、人才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由我国学者所创立的一门新兴学科。充满现代气息的现实背景、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矗创业人才学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用系统论的方法考察创业人才的成长,就会发现创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创业人才的成长,与一般专门人才的成长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创业人才是一种大系统人才。
从整体性方面看,创业的整体性非常突出。即创业的结果只有通过整体才能体现出来,创业过程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体现创业的效果。完美的创业思想如果没有创业行动的支撑,永远是画中之饼,水中之月。创业过程的各因子的发展程度,都将影响创业整体效果的发挥。创业产品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将影响市场的占有率;市场调查和用户的售后服务,影响创业产品的形象;员工的知识和技能素质影响创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整个创业的链条中,技术、产品、市尝服务等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断裂,都将导致创业整个过程的中止或终止。
从结构功能方面看,创业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使系统结构具有稳定性、多层次性、相对性和变异性等。而创业系统的功能,是通过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来发挥其效应和能力。
从创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方面看,创业人才不但要具有主打产品、拳头项目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企业经营管理以及法律等方面的知识。随着创业重点的转移,必须进行知识更新和及时、科学的调整。否则,极易发展成为创业过程的瓶颈。
从创业人才的能力结构方面看,创业人才不但要具有经营管理企业的能力,联系社会、沟通用户的交往能力,研究、创新、学习的能力,还要有分析理解世界或国家经济发展走势的能力。
由此看来,创业人才与一般的专业人才相比是大系统性人才,研究创业人才成长的创业人才学必须具有更强的系统性。
创业人才学是研究团队人才成长的学问
创业如同拔河比赛,人心齐,泰山移;创业如同赛龙舟,步调一致,不偏不移,才能独占鳌头。“宁要一流的人才和二流的项目,也不要一流的项目和二流的人才”是创业投资家的箴言。可以说,创业浪潮中“项目秀”、“个人秀”的时代正在结束,团队的力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看好。尤其对创业的起步阶段,如果没有一个高素质的团队,再完美的创业计划也会“胎死腹中”。据有关研究,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创业成功率不高,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创业团队或创业团队出了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团队工作已成为管理领域流行的概念。团队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有研究表明,40%的组织发展利用了团队工作方式。在通用电气公司、惠普公司、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等一些国际知名企业中团队工作已成为它们主要的运作形式。
团队除了具有常规的集思广益的功能外,对于风险企业的成功有着重要的影响。风险资本家们坚信团队非常重要。有风险资本投入的企业其生存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另外,对团队的风险投资的回报相当丰厚。一项针对世界104家20世纪60年代创办的高科技企业的研究报告指出,在年销售额达到500万美元以上的高成长企业中,有83.3%是以团队形式建立的;而在另外73家停止经营的企业中,仅有53.8%有数位创始人。这一模式在近期的一项研究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因此,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就是团队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不仅要求自己是创业人才,而且参与创业的各个分团队的组织者,甚至工作人员也是创业人才。创业人才学不仅要研究创业者的成才规律,也要研究参与创业人员成才的规律。因此,创业人才学与一般人才学相比是一门团队人才学。
创业人才学是研究风险人才成长的学问
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发展都有风险。科学研究有风险,不少科学家在某一研究领域倾注了毕生的心血,终久难以实现自己的研究目标;体育运动有风险,能够拿到金牌的运动员是凤毛麟角,更多的人是周身伤病且与金牌无缘;创业也有风险,创业者的事迹可歌可泣,创业者的成功令人钦羡、给人鼓舞,但是,在这些成功的光环背后的,是更多的失败者和沮丧者,他们付出了艰辛和努力,到头来却血本无归。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就说过“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一个总资产上千亿的跨国公司尚是如此,而对刚刚起步的创业者来说,创业的风险可想而知。
创业风险与其他事件的风险相比,其特点是创业风险发生的链条长。从项目选择、资金筹措、团队组建、产品生产,市场开拓以及事业发展壮大等等,战线长,变数大,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存在风险。而成功的创业者是有计划地冒风险。精明的创业者让其他团队人员一起共同分担风险。这就要求创业人才,在创业的过程中要学会规避风险、转移风险、补偿风险、抑制风险、评价风险、预测风险和管理风险的能力。
曾几何时,人们被“大学生创业”的新奇字眼所吸引,在兴奋、观望、疑惑之后,开始认真的思索。随后出现的网络经济泡沫,使大多数学生创业团体陷入了困境,许多学生创业明星也逐渐走出人们的视线。现在,面对不容乐观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新趋势,创业实践能力已成为21世纪大学生们的重要素质,大学生创业再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踏实创业更富理性色彩
我国最早的大学生创业计划诞生于清华园。1998年5月,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举办,一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大赛历时5个多月,共有320名同学组成98个竞赛小组递交了114份作品。随后,大学生创业热在全国迅速传递,成千上万大学生投身其中。一时间,创业成为大学里最时髦的辞藻和大学生成才的新捷径。
其实,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美国高校由来已久,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美国经济的直接驱动力之一。比尔·盖茨创造了微软帝国,也创造了学生创业的神话。此后,陆续有许多学生公司诞生在斯坦福大学等校园的浓厚创业氛围中,并逐渐成长为世界着名企业。遗憾的是,和大洋彼岸的这波创业热潮相比,我国各高校风行一时的大学生企业,如今大多倒闭,剩下的也在勉强维持,有点作为的更是寥若晨星。
尽管如此,平静的大学校园里,永远不乏创新精神,永远不乏创业热情。时至今日,依旧有一大批不安分的大学生,正在跃跃欲试投身产业。
现在,只要你随意浏览各高校的BBS,人气最旺的当数创业论坛,大学生的“创业宣言”触目皆是:“我想办个信息网站”、“我想做教育产业”、“我想向软件业发展”。
前不久,“创业与科技企业孵化”高校巡回演讲活动在武汉四高校举行,几位成功者的创业经历再度激发了学子们的创业热情,许多人表示创业是更高层次的就业。
7月12日,“彩虹工程”——首期大学生创业培训班在北京林业大学开班。“在座的大学生们,想当企业家的请举手!”来自全国20多个省(区、市)、20多所高校的105名大学生不约而同举起了手。
今天的大学生,创业仍是他们心中的梦想。所不同的是,在吸收了昔日创业者的经验教训之后,他们已多了一些冷静和选择,多了一些理性色彩。
在学生创业大本营清华园,自创业计划开赛并刮起一股互联网热之后,校园随之刮起一股创业热潮。今天,随着互联网泡沫的消失,学生创业也步入一个理性的时期。“大学生创业一定要谨慎,因为你的知识储备还不够,对行业的认识还不充分,社会资源也不够丰富,因此,创业风险较大。”这是高强创办了蔚蓝网络书店的切身体会。他说,创业初期,资金是大问题。2002年,电子商务泡沫时跌得很惨。2003年遇上非典,网站关闭了三个月。很多人认为“蔚蓝”完了,但是,我相信一定能走下去。正因为有这份坚持,这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博士生,才有了今天的成功。目前,他的网站在同行很有名气,核心团队中有3名博士,1名博士后,还有一名工商管理硕士。
还在攻读计算机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奇乐无限(北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有为说:创业是一件大有可为的事。一段低谷期过后,社会和学生都有一些反思,渐渐进入了务实的状态,开始踏实的创业期。我主张学业与创业应当互补,比如说跟导师作了一些项目等,这样相对来说成功率会高一些。我所从事的行业是对所学知识的一种实践,两者可以相互促进。
张有为和他的团队在“第七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得最佳商业创意奖,其主打产品是彩信大头贴和真人贺卡秀,这一技术创新在全球手机服务领域尚属首例。目前,公司的发展前景良好,已与搜狐签约,完成对接后,预计市场占有率将达到50%。
唿吁社会给予更多“关注”
近年来,尽管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不减,可是,真正参与创业的人数却逐年下降。据了解,在拥有两万多学生的清华园,参加创业的人所占的比例较校据了解,参加创业计划大赛最终能实现创业的也就2~3个团队,人数约30人左右。北京地区其他高校的情况大同小异。
谈起学生创业难,曾于1999年创业、现任博客网总裁并兼任CEO的方兴东最有发言权。他说,创业本身很吸引人。许多学生创业失败,我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创业本来就有风险,成功的毕竟还是少数。我一直都鼓励学生创业,这一人生经历非常难得。但是社会舆论对创业太功利,创业本身是一种精神。不过,这位创业“过来人”告诫同学:要保持积极的心态,踏实走好每一步,创业才能继续下去,才有可能走近成功。
近年来,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国家工商总局规定,大学生创业1年内免交5种行政费用。全国各地也都推出了相应的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频频举行的全国性或地区性大学生创业大赛,以及各地的青年创业实习基地等等,都为大学生创业大开方便之门。
对此,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建表示欢迎。他认为,目前,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为创业者提供了良好机遇,国家政策也在鼓励大学生创业。学生的优势在于有良好的知识基础,接受新事物很快,有激情。而不利的方面在于没有经验,从社会舆论和家长来说不是很支持。但是创业教育、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是很重要的,可以说是将来人生的一种选择。
许多人在采访中反复强调,要在大学里加强创业教育。据了解,目前,北大、清华等知名高校相继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但是还很不够,缺乏相应的学科体系,也没有列入相应的教育大纲。对此,清华科技园启迪创业孵化器有限公司资深顾问邹定国说,培养创业精神应该是大学教育的一部分。创业需要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我们搞大学生创业大赛,不是鼓动学生都去创业,而是强调大学生接受创业教育,有了创业理念、创业技能、创业素质的教育,学生走出校门后,在适当的条件下,就有可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此外,还有不少人提出,除了创业教育外,还要加强创业指导,从学校到行业的相关部门,都要对大学生创业多一份关注,多一份鼓励。有了学生的执着精神,有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和支持,相信新一轮的大学生创业潮会早日到来。
每年都有一大批意气风发的大学毕业生跨出校门,走进社会,在他们之间,当初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均相差无几,可是,经过若干年后,每个人的发展状况却大不相同,有的相差甚远。
其实,人与人之间成功与否的差别,有时仅仅在于胆识和能力。一个人的能力与学历之间,前者无疑是更重要的。当一个人踏上社会,靠的是能力、是本事。我们在学校学到的仅仅是一个基础,靠从学校学到的东西享用一辈子是不可能的。人的机遇无处不在,在逆境中不要垂头丧气,不要有怀才不遇之感,机会是为有准备的人而准备的。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所接触的部分高学历人才,难以融入团队,融入社会,难以凭敬业精神和个人能力作出成绩,总用“理想之镜”看待社会现实,结果文凭学历却使他们作茧自缚、囿困其中。他们自视为高人,总希望以自己的方式改造环境,而不是主动去适应环境,所在团队也把他们视为异类。他们即便是想改变环境,也是希望上级赋予权力等条件,一旦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出现失误甚至失败,往往把责任推给他人,认为是条件不充分造成的,进而撂摊子,甚至不辞而别拂袖而去。
从“知”和“识”的层面分析,在现实创造性工作中,见识大于知识,胆识大于见识,由于“知”和“识”不足,也就是知识不足,必然缺乏见识,把握机会的能力就差,当需要做出决策,需要在团体中展现领导的魄力时却勇气不足、信心缺失,严重缺乏胆识,造成在精神上难以服众的局面。
诚然,任何人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都是非常艰苦的,可能面临着一次次失败、挫折,只有精心谋划、雄心不变,不坐视困境,谋略兼具,方能大显身手、收获颇丰。作为一个务实的实践者、创业者,应该拼的是智慧、谋略,靠的是胆识,而不是老本和面子。
>>相关资讯:
上篇文章:成功创业至少要有四个步骤下篇文章:创业狂人创业这一百万我不要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用户登陆
加载中……
高三解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