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大学生创业的绊脚石
会员币:0 |浏览次数:1455
淘宝考试服务: QQ:121719780 手机:139-8703-2104 (淘宝违规考试答案 淘宝入驻商城考试 天猫考试答案) 店铺装修
据中新网报道,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为缓解就业压力,部分省市出台了一些优惠措施,其中,不乏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支持。与政府的热情不成正比的是,学生创业始终没成气候。解放日报从个例为点,对大学生创业做了深入分析。
今年5月,正当同学们纷纷签约外资企业,国家机关时,上海外国语大学某班的刘露悄悄地注册开张了自己的公司。创建公司的点子来源于和朋友的聊天。刘露有一群做IT的朋友,长期以来都非常关注无线网络游戏市场,闲聊间,朋友谈起无线网络游戏市场是网络游戏后又一块大奶酪,特别适合年轻人去挖宝,几个朋友商议组建个科研团队,而刘露被推出来做市场开发和营销。
刘露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家人出资10万元,帮助她注册公司。于是当昔日的同学开始奔波穿行于高楼大厦间,体验新鲜白领的生活时;刘露却已端坐在浦东的一间办公室里,忙碌地接听电话,联系客户,指挥团队,品尝着自己当老板的酸甜苦辣。
今年6月初,有关方面下发通知: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就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国家有关机关、地方各项推动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措施也相继出台。无意间,刘露已站在了2003年大学毕业大军的前沿。
报道认为,面对政府出台的众多优惠政策,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在是否自主创业上态度还是较为谨慎。正如刘露所说,她自己是一个特例。高校毕业生对出路普遍的认识,仍然是“就业,考研,出国”这三驾马车。是畏难?或是其它?
上海市创业教育培训中心徐本亮校长分析了刘露的个案:刘露从小读书时就寄宿在外,独立能力和独立意识都很强。大二时,在一家法国小公司兼职做行政助理,业余还帮几家免费的英文刊物写游记和影评。大三时去一家画廊应聘兼职,意外地被相中做了画廊经理。在此后的一年里,举办了数次画展,挑起了大大小小的日常事务,练就了独当一面的能力。在大四择业时,家里人劝她,找工作不要看名气、看舒适,要看能不能培养专业技能和独当一面的气魄,为将来开创自己的事业做准备。有这样的铺垫和心态,刘露在创业的机遇来临时,就“水到渠成”地开起了自己的公司。
徐本亮评说,刘露身上体现着强烈的自主意识。事实上,能不能创业与个人的学历、学识、年龄和性别都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自主意识和创业心态。而现在许多高校毕业生欠缺的恰恰是这点创业欲望和自主意识。上海是个白领文化浓厚的地方,长期以来的思维惯性将读好书和找份好工作划为等号,有意识为创业而读好书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
创业意识之外,高校毕业生本身的素质也制约着他们自主创业的步伐。市开业指导专家周卫民指出: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下,学生们普遍缺乏基本的理财技能、推销意识和沟通技巧。这些素质的欠缺也是一些休学创业的学生们面临困境的重要原因。周卫民介绍,在国外理财和推销是作为基本技能从幼时就开始培养的。他多次看到一些西方小孩滑着滑轮向游客兜售饼干,而父母则远远地看着。
好高骛远则是创业的另一大绊脚石。比尔·盖茨的神话,在许多大学生心目中勾勒出创业的远大模板:创业就是从事高科技,就是要一鸣惊人,就是一夜暴富。不少学生走入了误区,在创业时不屑于从事服务业,或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醉心于挖掘第一桶金的迷梦。对此,周卫民认为:大学生应该树立赚第一分钱,而不是第一桶金的观念。徐本亮也指出,大学生在创业时,重心也要下移;不要只盯着大商机、高科技,而是应该扎扎实实地从第三产业、科技含量较低的行业开始练兵。
而那些已经先行一步的创业学生道出了另一重无形的压力,社会和家庭对学生创业的不理解和不宽容。家长供孩子读书已属不易,自主创业是笔额外的风险投资,与工薪家庭的投资回报期望相去甚远。一位在2000年和同学合伙开软件公司的上海交大毕业生无奈地回忆:当时出去谈判,对方一看是几个毛头小伙子,就百般刁难与不信任———社会对青年创业的不信任让他们一开始就处于竞争的劣势。
高校毕业生创业的确在资金、经验等方面存在着软肋。专家们为此提出了不少弥补建议。比如,周卫民建议可以采用合伙创业、家庭创业等形式,也可以从低成本的虚拟店铺开始入手;而政府也可以在降低学生创业的商务成本方面做些工作,如在都市工业园内建立一桌一公司的公用办公室等等。专家们普遍认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除了政策支持外,还需相关的一系列配套服务,特别是针对大学生的系统的创业培训。
从上海市劳动局开业指导中心传来消息,目前大学生创业培训试行方案已经出台。创业培训规划为三个阶段:入门培训、实务培训和创业培训,以及个性化辅导和开业跟踪扶持;并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层层筛选,确保重点服务。大学生创业培训实施政府补贴,由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委托若干个具有资质的创业培训机构实施培训。
与此同时,上海创业教育培训中心和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的创业培训试点已经进入到第二阶段。上海商职院有18名学生从参加入门培训的61名学生中脱颖而出,参加实务与创业培训。在这一阶段他们将学习到市场营销、财务税收等实用知识,并能到相关单位实习。创业教育培训中心的徐本亮校长,拿出厚厚的一叠学生小结和开业计划书,非常欣慰地告诉记者,这批学生领悟能力很强,非常善于开动脑筋,而且在实训基地里受到了企业主的赞扬。
三位从交大慕名而来的编外培训学生,一心想搞软件开发。参加培训后感慨道,原来市场和财务如此重要;于是几个人沉下心来,经过反复的调查,递上了一份格外细致的市场分析和财务分析。也有不少学生在小结中表示:打算先工作两三年,等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及处事能力后,一定要创业。
徐本亮说: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要走先打工,后创业的道路。他希望能够通过创业培训在学生心中种下创业的种子,在未来发芽生长。
报道称,自主创业不仅是大学生自主就业的重要途径,更是成材的重要模式。在上世纪末,国际教育界曾做过这样的预测:就世界范围而言,21世纪有50%的中专生和大学生要走自主创业之路。1998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更是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为了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关心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要使高校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人们说,没有学生创业就没有美国硅谷。高校毕业生创业不仅应作为一种能力来培养,更应当作为一种文化来塑造。
>>相关资讯:
上篇文章:宝典:选择创业赚钱项目可“三敲”下篇文章:大学毕业 鼓励从就业转向创业
- 没有相关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