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科研体制之弊,不缺炮轰缺行动
作者:郑德杨 | 来源:哈师大 郑德杨网站 ☆ 郑德杨 · 小逗丁 欢迎您 | 时间:2010-09-09 | 阅读权限:游客身份 |
会员币:0 |浏览次数:1949
会员币:0 |浏览次数:1949
淘宝考试服务: QQ:121719780 手机:139-8703-2104 (淘宝违规考试答案 淘宝入驻商城考试 天猫考试答案) 店铺装修
中国学术界的事,就这么奇怪。施、饶两人的“炮轰”,所述基本为中国科研经费分配的现实,然而,对于他们的“炮轰”,也有人不以为然,认为他们也是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撰文。因为,按理,以施、饶两教授在国内学术界的地位,他们当不会存在申请科研基金的困难,如果他们还对此有意见,可见就是地位如他们、学术关系如他们,也遭遇不公平的待遇。另一种声音,则是这两位也不过是借炮轰而“沽名钓誉”,就如一些大学校长,本是副部长级高官,却炮轰行政化,而真到大学要推进去行政化改革,取消行政级别时,却又以取消行政级别将贬低教育地位等原因反对。
这已经是中国学术界固有的思维逻辑,一切以利益为出发点。利益原则不但是科研基金分配原则,也是所有学者的行为准则,这就如施、饶两位教授所指,“现行体制的既得利益者拒绝真正意义上的改革;部分反对不健康文化的人,因为害怕失去未来获得基金的机会,选择了沉默;其他希望有所改变的人们则持‘等待和观望’的态度,而不愿承担改革可能失败的风险”。按照利益原则来分析,上述的质疑也就合情合理。
如果如此,我国教育与学术的改革,当进入一个十分危险的境地:炮轰成为行为艺术,改革成为时髦话题,而改革时机却被贻误。
那么,改革的切入口在哪里?谁会主动放弃利益原则而强调是非原则?在笔者看来,施、饶两教授,大可垂范——进一步用自己的行动来推进改革。一来,两教授对科研的弊端已经了如指掌;二来,两教授在国内学术界的江湖地位,已经确立,今年,施先生还参加温总理召开的座谈会;三是两位教授有条件在自己所在领域,推行“回到起点”的学术管理改革——施一公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院长,饶毅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院长,在这两校的这两个学院里,推行学术自治、教授治院,学术资源的配置不受行政领导干预。
如果如是,“炮轰”之余,就变为从自己做起,以改变“现行体制的既得利益者拒绝真正意义上的改革” “不愿承担改革可能失败的风险”的状态。这正是我国高校目前所最缺乏的。可以说,我国教育界和学术圈,不缺认识,不缺炮轰,却缺真正有胆识的改革行动—
制度和个人,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以陈丹青先生所言,是“既受惠,也受困;既受用,也受罪”)。现今,所有人都期待整体制度的改革,为教育、科研开创好的环境。但却不问自己的行为,去怎样推动制度的改革,反过来,却以“制度受害者”的面目,为自己的行为开托,犬儒主义由此盛行。而事实上,推进制度改革的力量,恰恰在于有良知的个体。当然,这一过程并非平坦,个体可能会为之付出代价,但是,如果通过百折不饶地努力,撼动了顽固的体制,一己之私利又能算什么呢?更何况,这一己私利,在现实环境中,不过就是经费与课题,根本不可能有教育理想和学术理想的实现,而这,才是学人们的追求。
在笔者看来,海归人才对于我国教育与学术的贡献,不是课题与论文,更在于带回独立的思想,推进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而不是回国之后,努力依附体制。施、饶两教授的“炮轰”走出了第一步,但愿还有更进一步。
>>相关资讯:
上篇文章:教师节送礼的“囚徒困境” 熊丙奇下篇文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在于教育体制改革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用户登陆
加载中……
高三解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