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秀养成法:抱牛的志向藏鸡的野心
会员币:0 |浏览次数:1815
淘宝考试服务: QQ:121719780 手机:139-8703-2104 (淘宝违规考试答案 淘宝入驻商城考试 天猫考试答案) 店铺装修
职场新秀养成法:抱牛的志向藏鸡的野心
作为职场新人,踏实肯干的“牛”和左右逢源的“鸡”,谁能在职场生存中游刃有余,快速提升?11月8日,由《华夏时报》和肯德基联合主办的“当‘牛’遇上‘鸡’——职场能力发展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行。与会跨国公司高管、职场专家、知名海归人士济济一堂,就本次论题展开精彩的讨论。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公关事务和政府关系副总裁王群的发言得到与会嘉宾的一致认同。王群表示,作为职场新人,只有抱有“牛”的志向,藏着“鸡”的野心,才能快速成长。
职场起步从“牛”开始
通常情况下,将千差万别的人才做简单的类型划分,一直是理论研究的拿手好戏,尽管这种划分有时显得过于简单化,但也足以突出说明某类人才的特质。很明显,在职场中,智商高的专家型人才“牛”和情商高的交际型人才“鸡”就是这样的分类。面对主持人提出“您初入职场时是‘牛’型人才,还是‘鸡’型人才”的提问,现场的嘉宾大多数回答自己是一头勤快的“牛”。
王群表示,自己是抱有“牛”的志向,藏着“鸡”的野心进入职场的。“因为当时年轻,什么都不懂,还是想踏实工作。”
尽管在主持人和现场学生看来,向来擅长黑色幽默的奥美集团国内事业群副总经理杨石头和踏实肯干的“牛”相去甚远,但在他轻描淡写的讲述中,还是让现场的学生看到他一个人是如何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一步一步赢得事业的成功。“我的经历比较惨。我高中的时候没有好好学习,语文全班第一,可是总分倒数第二,这还不是最羞耻的,因为倒数第一是智障。”杨石头笑着说。但是,杨石头的经历也印证王群所谓的“抱有牛的志向,藏着鸡的野心”。杨本人做得最牛的一件事就是,放弃一份年薪百万的总经理工作,而甘愿去奥美广告公司做一个小文案。“我是‘牛’。我是很能干活的,我必须这样做,尽管这条路走的非常艰辛。”杨石头坦言。
同样,在智联招聘资深职业发展顾问钟丽岩看来,自己的事业也是从“牛”起步。现在已经是人力资源专家的钟丽岩,大学专业并非人力资源,而是就读于医学院。毕业后,她进入医院做外科医生。面对一份技术性极强的工作,钟丽岩明显感觉到学校学习的东西不够用。“那时我真的像牛一样,一头扑进去学习很多的东西,而且特别渴望能独立工作,顾不到人际关系之类的东西。”
“牛”和“鸡”应相互学习
在同一个职场中,通常会有形形色色的人才,这里面自然也包括踏实肯干的“牛”和左右逢源的“鸡”。当一个团队里既有智商高的“牛”,又有情商高的“鸡”,那么“牛”和“鸡”应该如何相处?
2006年智联招聘曾做了一个关于大学生求职就业的调查,其中有一项是“最受雇主重视的人才素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是,排名第一的是工作态度,比例达到了53%。这进一步验证几位嘉宾职场起步从“牛”开始的论断。排名第二的是团队合作能力。这就要求同一个团队里,不管是智商高的“牛”还是情商高的“鸡”,只有通力协作,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进而得到老板的赏识。
那么,“牛”和“鸡”怎样才能和谐相处,一起进步呢?王群介绍肯德基所在的百胜是一家学习型的公司,公司建立了一整套的培训流程,为员工提供基础型、提高型、专业型,以及管理型培训,同时也鼓励员工之间要善于学习。在王群看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管是“牛”还是“鸡”,在同一个团队里,一定要抱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虚态度,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看到他人的长处,并进行不断地学习来完善自己。对此,钟丽岩讲了一个小故事。她曾经放弃第一份医生工作,选择在医药公司做销售。在钟丽岩看来,这无异于“牛”掉入“鸡”群。初期,对于不擅长人际交往的她来说,主动跟人打交道显得十分困难。后来,她尝试着和“鸡”交往,向他们学习,果然进步神速。“我觉得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人才,你一定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学习人家的长处,你最好的能力是把这些长处结合在一起,变成你学习、工作的动力。”
在钟丽岩看来,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型的社会,很多国际化的大企业都会在中国投资,很多雇主实际上需要的也是复合型人才,不是说“牛”好,还是“鸡”好的问题。“我在私下也会跟员工讲,我需要的是一个萝卜顶三个坑,你只顶一个坑,你就比顶三个坑的人差一点,你获得的机会就少一些,实际上复合型人才是最受企业欢迎的。”
从“牛”“鸡”向“鸭子”进化
激烈的竞争下,单纯的“牛”和单纯的“鸡”已经很难生存。在杨石头看来,当“牛”遇上“鸡”的时候,就应该出现“鸭子”了。杨石头以其惯有的幽默表示,鸭子是两栖动物,可以在水里,也可以在岸上,很显然就是上述的复合型人才。而且,“鸭子”兼有“鸡”和“牛”的素质,上面气定神闲,如同左右逢源的“鸡”;下面暗自努力,则更像是踏实肯干的“牛”。
杨石头关于“鸭子”的提法,得到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章凯的赞同。章凯教授认为,一个人要想在一个团队中求得生存甚至是发展,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地改变自己,适应环境,完成由“牛”、“鸡”向水陆两栖的“鸭子”的进化。
章凯建议,对于一个职场新人来说,要想在一个团队里做好一份工作,首先必须要认清楚“我有哪些特长是我这个部门需要的”,这是职场生存首先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第二,“我怎么样才能够影响他们,他们为什么对我有依赖,我为什么重要?”第三,就是“我能够跟他们学什么,我能否改变自己。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你就要想,在这个环境当中,你将来的晋升通道是什么,如果没有通道,可能你就要考虑,这是不是适合你的地方”。
事实上,杨石头和章凯所谓的“鸭子”理论和王群的“抱有牛的志向,藏着鸡的野心”可谓异曲同工。正如王群所言:“单纯的‘牛’和单纯的‘鸡’已经很难适应这个社会,只有那些善于向他人学习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才能在职场中获得很快的提升。”
王群:“牛”和“鸡”要团结协作
“在一个团队里工作,首要的是快乐,‘鸡’和‘牛’不应该相互拆台,而是应该互相理解,互相配合,创造一个和谐一致的团队。”
作为百胜这样一家跨国公司的中国事业部副总裁,王群认为自己是一个杂家——当过翻译、教过书,作为中国第一代猎头做过8年的人力资源工作,以后又做过创投,目前做的是公关工作。王群笑言,初入职场时,自己是抱有“牛”的志向,藏着“鸡”的野心。“因为当时年轻,什么都不懂,所以想踏实干活。但是看到人家出头露面还是很羡慕。”丰富的从业经验,使得王群本人对于一个团队如何进行协作显得更有发言权。“在一个团队里工作,首要的是快乐,‘鸡’和‘牛’不应该相互拆台,而是应该互相理解,互相配合,创造一个和谐一致的团队。”
那么,在一个团队里,怎样才能做到“牛”和“鸡”的愉快合作?对此,王群有着切身体会。当年,王群在香港做风险投资的时候,曾经和一个非常成功的美国风险投资银行CEO有着密切的管理联系。王群注意到,在这个美国同行的银行里面,所有的管理层员工入职时一定要做一个心理测试。尽管做这样的测试每个要花掉2000美元,但该CEO认为,员工应该向所有的团队成员公开自己的性格特征,好让他人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更好地沟通和合作。在王群看来,这一项心理测试的理论基础在于,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生长环境里定性,但是,这一切又并不完全是不变的,人可以通过在和他人的合作中,不断地学习他人的长处,来完善自己。
其次,建设一个学习型的团队也尤为重要。在王群看来,所谓的学习型团队,就是一个团队要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氛围,团队成员之间都比较谦虚,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愿意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完善自己。同时,在看待其他团队成员时,要多发掘对方身上的优点,“见贤则思齐”。而中国肯德基团队就是这样的一支团队。
最后就是团队成员之间要多进行信息方面的交流。通过不断地沟通、探讨,可以增加互相了解,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别人的长处。“我觉得不管是去营造一个‘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氛围,还是能够给大家搭建一个非常畅通的沟通平台,作为一个管理者来讲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王群坦言。
论坛上,王群笑称,自己加盟百胜餐饮集团是“鸡”掉在“牛”群里。王群解释说,实际上,百胜餐饮集团整个系统都是“牛”型人才在推动,然后挑出来几个“鸡”在前面喊。以百胜旗下的肯德基为例,在中国,目前肯德基有近2100多家餐厅。“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仅总部就有600多人在工作,如果不是‘牛’能推得动吗?”不过,烹鸡专家哪能只有“牛”,没有“鸡”呢。作为掉进“牛”群里的“鸡”,王群笑称,她和她那些跑在前面从事呐喊工作的“鸡”同事们,因为有“牛”群的坚实基础,才能喊出精彩来。
杨石头:从“牛”到“牛魔王”
“每个人都有梦想,但进入社会之后这个就转化成理想,接下来就是像‘牛’一样一步一步去实现这个理想,等你实现了这个理想,你就是‘牛魔王’。”
从工人到广告人,从刷“计划生育”的打工仔到全球一流广告公司的中国事业群副总,现在更身兼主持人、慈善机构管理者、奥组委执行顾问等众多的角色,杨石头成为了一个“东奔西走的智力型民工”。
11月8日,在《华夏时报》和肯德基联合主办的“当牛遇上鸡”职场能力发展论坛上,杨石头用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独创的职场“大哲学”给记者讲述了他从“牛”蜕变成为“牛魔王”的职业生涯。
“雄心的一半是耐心,职场生涯就像孵蛋一样,在这28天的过程中,虽然表面上没有什么不同,但其实里面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而这个过程就是‘牛’的过程。”杨石头打了一个比方。
作为奥美整合传播集团北中国区集团事业发展总监及奥美广告国内事业群副总经理的杨石头对记者开玩笑说自己现在是一个“牛魔王”,而“牛魔王”是从埋头苦干的“牛”修炼而成的。
事实上,杨石头的经历是充满传奇色彩的。据杨石头自己介绍,高中的时候,语文成绩全班第一,但总成绩却是倒数第二,因此没能考上大学而进了工厂做了工人,后来又苦练画画,终于考上大学。而当时迫于生活压力,又不得不旷课打工,落了个学校的处分,毕业后只得到了最差的工作。
“当时根本没有现在的喷绘,我只能拿着油漆桶一点一点去刷‘停车场’、‘计划生育’之类的。在大冷天里,还要从嘴里呵出气来才能不让刷子冻住。”杨石头告诉记者,后来离开了那家公司重新找了个工作,刚开始还是像“牛”一样埋头苦干。
后来,杨石头逐渐走上管理的岗位,也自己做过总经理,但他始终保持着“牛”的心态。
然而在杨石头的眼中,埋头苦干只是“牛”的一个表面,做一个职场的“牛”人还要包括“灵商”(指心灵的部分)。
“在职场中,有时候并不是因为专业才能看清楚一些事情,而是因为敬业和专心,这其实就是‘灵商’的作用。”杨石头说,“打个比方,如果你持续相信一件事情是真的,那么它很有可能就是真的。”
杨石头说:“所以我建议在职场中的每一个人要以终为始来考虑,比如说十年之后要做总经理,那么要在这520个星期内做些什么就会很清楚,3年之内达到什么,5年之内达到什么,这才是一个可触摸的未来。”
“每个人都有梦想,但进入社会之后这个就转化成理想,就是理智的梦想。然后接下来就是像‘牛’一样一步一步去实现这个理想,等你实现了这个理想,你就是‘牛魔王’。”杨石头对记者说。
董蕾:“鸡”型人才从发问开始
“不管是同事还是别的部门的领导,只要有机会,我就抓住他们问我想知道的问题。这样你可以学东西,比从书本上看快得多,而且理解得非常深刻。”
“我大学实习的时候在‘新东方’做咨询师助理,他们主要的工作就是搜集高校学生的资料,就每天打电话。那个咨询师每天让我不停地给很多人打电话,我认为这应该是他的事。对我来说,工作就是重复劳动,我觉得很无聊就不做了。是不是就像您说的一样,我的心态很不踏实?”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名学生在《华夏时报》主办的职场能力发展论坛上提出疑问。
面对学生的这个疑问,在高端猎头公司王李亚洲人力资源公司的总经理董蕾看来,这名学生已经有了一个相对更高的起点。“我的职业生涯是从公司前台开始的。”
“我刚刚进一个环境,我不知道我能做什么帮助到别人。我所能做的就是每天早上冲别人点一个头,一个微笑。那个时候,公司每个人都有门卡,他进门都要刷一下卡,当他没有带卡的时候,我就帮他开一下门,这都是我能做的事情。”董蕾说,“但是,就是因为我做了这些可能不是我一定要做的事情,会引起领导的注意,就是很小的一件事情,但是当时我没有特殊的目的性,说我一定要做什么。我只是觉得到了一个新环境,能有机会多做一点事情就是好的。”就这样,她开始了在这家公司三年的总裁秘书的工作。
这份总裁秘书的工作给了董蕾更多的机会去了解成功人士的想法和奋斗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董蕾发现:“有可能我的长处就是和别人沟通,这就奠定了我应该往‘鸡’的这个方向发展。”
其实和很多刚入职场的人一样,董蕾刚刚进入职场的时候,也立下志愿一定要当“牛”。未接触社会的她认为,只有努力工作,才能有更好的职业发展。但第一份工作的经历,给了她太多的环境和机遇往“沟通能力强”的方向发展,因为每天接触不同的人,听他们聊不同的故事,知道不同的经历,她慢慢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听他们的故事,喜欢跟他们分享自己的看法。而在自己的职业发展中,董蕾越来越成为一个擅长看穿别人的心思,反应敏锐,遇上突发性事件时,可以立即想出对策的“鸡”型人才。“22岁那年,我开了一家自己的PR(Public Relations公共关系)公司。那时候我才真正往‘鸡’型人才走。那时候,我开始体会,自己到底能做什么。”董蕾说。
看着台下提问的学生,董蕾告诉她:“我觉得主动性非常重要,我当时做秘书的时候也有迷茫的感觉,怎么办?我也想跟老板进行沟通,但是他毕竟是一个总裁级的人物,他们没有时间太多地留意我的职业发展,只有我对我自己的职业发展负责任。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多问问题,不管是同事还是别的部门的领导,只要有机会,我就抓住他们问我想知道的问题。然后你会发现这是一个最好的方式,你可以学东西,比从书本上看快得多,而且理解得非常深刻。”
>>相关资讯:
上篇文章:金融危机下职场人还需理性衡量充电收益下篇文章:职场修炼:怎样选择最适合你的EMBA?(图)
- 没有相关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