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原来,大学没有意外
作者:郑德杨 | 来源:哈师大 郑德杨网站 ☆ 郑德杨 · 小逗丁 欢迎您 | 时间:2010-09-09 | 阅读权限:游客身份 |
会员币:0 |浏览次数:2100
会员币:0 |浏览次数:2100
淘宝考试服务: QQ:121719780 手机:139-8703-2104 (淘宝违规考试答案 淘宝入驻商城考试 天猫考试答案) 店铺装修
在媒体报道孙同学的遭遇之后,就有舆论质疑复旦教授用“国学天才”、“奇才”来评价孙同学,怀疑孙同学是不是名不副实,且“国学天才”、“奇才”也是一个很玄的概念。复旦的上述回应——教授对孙的评价是“他在中国古典文化素养方面具有极佳的学术潜力”——还原了教授们对孙同学做出的评价。
但其实,“在中国古典文化素养方面具有极佳的学术潜力”,也是一个不低的评价,这起自主招生事件中,教授在自主招生录取优惠基础上,再建议学校破格录取,已经表明教授对其的极高评价,对于一个应届高中毕业生来说,媒体由此称其为“奇才”,并没有多大失误。再纠缠于此,并没有多大意义。——如果孙同学没有“过人之处”,当难获得复旦自主招生资格,更难在自主招生基础上再让学校向教育部门提出破格请求。
在笔者看来,这不是复旦大学回应的真正用意所在,其真正的用意,在于三点。一是修补和陕西省招办的关系。孙同学这一事件被曝光之后,很多人批评陕西省招办教条、扼杀“国学天才”,虽然复旦校方表示,陕西省严格把关没有错,但这势必让陕西省招办很不爽——发现人才的好事由复旦做了,陕西省招办扮演扼杀人才的恶名。因此,复旦回应说孙不是“国学天才”,可“降低”发现之功,也可减少扼杀之恶。
二是表明不是扮演挑战制度的角色。这一事件,再次引发舆论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关注,这种探讨对于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来说,不无裨益,但是,在复旦看来,这是将一桩符合程序的正常自主招生事件扭曲成了“国学天才遭到制度扼杀的悲剧”。如果以这种观念推论,我国当前的高考制度,也就没有改革的必要了,任何一名学生按照正常的程序被落榜,都是正常的,如果由一名学生的落榜而探讨制度存在的问题,就都是“扭曲”了。而事实上,我国高校之所以在2003年推进自主招生改革,就是长时间批评高考制度“一考定终身”,才出现的结果,复旦要寻求破格,也是在挑战现行自主招生制度。复旦大学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可是,将学校的一起招生个案,导向制度批评,这是生活在制度之中的大学,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你说制度有问题,不是在批评制度的制定者,也就是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吗?
三是说明教授们是很规矩的,不会“请愿”的。新闻报道中出现的教授“请愿书”,让大家依稀看到旧时教授的风骨,进而也有莫名的感动,想到如今还有这般为普通学子前途着想、不计名利的好教授。由于情节“动人”,甚至有人对此还很怀疑,是不是教授们在借机炒作自己的清誉,今天怎么可能有这样的教授呢?复旦的回应,让原来的感动者,突然觉得这件事是那么的规矩,几个教授也就是联名写封建议信,根本没有什么兴师动众;而这也恰恰印证了怀疑者的看法,没有请愿,才是符合现在大学教授与学校关系实情的。
复旦的回应,在还原新闻事实的同时,也为大家清晰地描绘了当今大学的权力、权利关系图。大学并没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任何一项权力,都需去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争取,与地方教育部门博弈,在争取与博弈过程中,稍有不慎,将有可能进一步被削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将自主招生政策一调整,压缩名额,提高自主招生门槛,大学马上就没戏;或者,直接一个电话批评由其任命的大学校长,校内各部门也就马上老老实实。与地方教育部门交恶,来年学校还想不想在当地好好招生?教授并没有自主教育权,在招生、培养等教育事务中,最多只有建议权,而无决策权——绝多数情况下,连建议权也没有——如果大学教授们把自己真当回事,据理力争,学生的事情办不成不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这些权力、权利关系,直接决定了大学的公信力,也决定了我国大学教育改革的命运。
可以说,孙同学这一自主招生事件,在经媒体的“粉饰”之后,让大家对大学多了一份期待——大学努力争取自主招生空间、求贤若渴,而经复旦这一回应, 才让大家如梦初醒,中国大学没有意外,意外是媒体报道失误造成的。
>>相关资讯:
上篇文章:“被就业”的审丑疲劳下篇文章:大学去行政化改革更需布局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用户登陆
加载中……
高三解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