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被就业”的审丑疲劳
作者:郑德杨 | 来源:哈师大 郑德杨网站 ☆ 郑德杨 · 小逗丁 欢迎您 | 时间:2010-09-09 | 阅读权限:游客身份 |
会员币:0 |浏览次数:2103
会员币:0 |浏览次数:2103
淘宝考试服务: QQ:121719780 手机:139-8703-2104 (淘宝违规考试答案 淘宝入驻商城考试 天猫考试答案) 店铺装修
这种做法,实在老套得没有任何新意。而央视《焦点访谈》还将其作为“焦点”进行“访谈”,很有些“出人意料”——对“被就业”,还有什么好说的呢?经过年复一年的曝光、评论,该说的都已经说了。
媒体确实更愿意关注新鲜料,公众也不想看“旧闻”。不幸的是,这种很正常的情绪反应,却成了教育部门和学校进行危机公关的“理论依据”,采取对曝光问题不调查、不处理的方式,成功地让公众产生“审丑疲劳”,进而,也就不再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而是“老鼠游街,花枝招展了”。
不是吗?关于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率造假的质疑,从10年前政府教育部门开始统计并发布的时候就开始了。而且,每年都会有具体的“案例”来佐证质疑,直到去年,一名大学毕业生在网上发帖,称自己“被就业”,把就业率造假事件推向一个新高潮。但是,一轮接一轮的曝光和质疑,并没有丝毫改变就业率造假的现状。
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教育部门本就是造假的既得利益者,或者说,是就业率造假的始作俑者。高企的就业率数据,无疑可表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政绩,于是,根据既定的就业率指标,层层“压”任务,学校也就得想方设法完成(所谓没有完不成的指标),在按照正常的路径无法帮助大学生就业时,学校就得采取非常措施,要求学生自己提供就业证明,甚至主动帮助学生编造假就业合同。
其实,对于高校的这些做法,并不难查证。据央视报道,“在孝感学院招生就业处,记者翻看了几个院系的2010年毕业生就业协议和就业证明,发现有些就业证明看上去有明显漏洞。有几张用人单位名称一栏只有一个模糊不清的印章。打电话过去核实,对方说是私人电话。还有一张没填用人单位名称,没有联系电话。还有一些学生的就业证明盖着同一个单位的章。记者随机抽取了3份,打电话给上面填写的用人单位,其中一个是学生家里的住宅电话,一个单位的电话是空号。记者要继续核实,却遭到学校工作人员阻拦。”这说明什么?就是很不专业的人员,都可按基本常识调查:顺着就业证明、就业协议上的用人单位线索摸下去,就会知道结果。
有关部门并非不知道这种查证方式,而是不愿查证、也不敢查证——不愿,是因为学校其实是在努力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不敢,是如果一一查证下去,很可能没有学校不造假,那光鲜的就业率数据不就马上暗淡下来?所以,纵有质疑,纵有铁的事实,有关部门却一直声称就业率统计是科学的、客观的与合理的,被就业、就业率造假只是个别现象。
舆论的监督,就这样被轻描淡写,软绵绵地弹了回来,学校的造假行为也就得到鼓励与肯定。事实上,类似的情况,还包括此前的本科教学评估造假、学术不端、教育腐败等等,如今,对于高校的学术不端,如果不是涉及名校、院士、校长等关键词,媒体基本上都不愿报道,公众也没有多大兴趣。可以说,有关部门和学校的应对方式,极为“成功”。
继续不知疲倦地曝光、质疑,显然是改变目前状态的一种方式,然而,我不认为这种方式会有多大效果。从根本上说,还得从造假产生的机制上进行遏制。无论是就业率造假,还是本科教学评估造假、学术造假,其共同的根源是与政绩挂钩的行政评估,所以才会出现“造假链”,才会有造假被揭之后的“保护伞”。治理这种问题,就应该取消行政评估,推行对教育发展、高校办学的社会评价与专业评价。以高校就业工作评价为例,如果推行社会评价与专业评价,就不会是由高校自行统计数据、上报教育行政部门发布,行政机构并不去核对就业合同的真假,将数据统计变为数字游戏,而是社会机构根据学生名单,独立调查毕业学生半年到一年的具体工作岗位、薪资待遇,以此发布学生的就业状况;以及更长远的评价,采取毕业校友对母校的捐赠比例,来衡量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
>>相关资讯:
上篇文章:更换教材背后的权力张狂下篇文章:原来,大学没有意外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用户登陆
加载中……
高三解压